宁波市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甬环宝

杭州市上城区某民营医院在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验收中弄虚作假案
案例时间:2023-08-01
案例区域:浙江省杭州市

案例特点


该案件为通过大数据筛查发现违法行为线索,查处的一起民营医院在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验收中弄虚作假的典型案件。

案情描述


2023年8月,杭州市生态环境局上城分局执法人员通过“全国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信息系统”发现,杭州市上城区某民营医院已于2022年2月完成扩建项目自主验收。2023年8月16日下午,杭州市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对该民营医院进行现场检查,检查时该医院正在运行,住院部有病人入住。现场核查发现,该医院未按照要求新建污水处理设施,原污水处理设施缺少污泥浓缩工艺,与环评及批复要求不符。进一步查阅该医院扩建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意见和验收监测报告,发现该医院未对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情况进行核实即在验收意见中表述“经现场勘验,建设单位已按环评和批复要求落实了污水处理设施”,且验收过程中也未对污水处理设施无组织废气排放情况进行监测。该医院的上述行为符合生态环境部《关于严惩弄虚作假行为加强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自主验收监督执法工作的通知》(环办执法〔2022〕25号)中“未对环评文件及批复文件要求的环境保护设施实际建设情况、调试运行情况、处理效果进行分析的”“未按照环评文件及批复文件、现行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家总量控制要求对特征污染物进行监测的”典型弄虚作假情形,构成在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验收中弄虚作假的事实。

处理结果


该医院在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验收中弄虚作假的行为违反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依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杭州市生态环境局责令该医院限期改正,并处罚款人民币22万元;对主要负责人处罚款人民币5万元。

典型意义


该案具有较强的典型意义,一是数据排查,精准执法。杭州市生态环境部门通过“全国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信息系统”对辖区内一批医院自主验收情况开展大数据排查,精准发现涉案民营医院的环境违法行为线索。二是全面调查,锁定证据。执法人员聚焦调查取证难点,对涉案民营医院管理人员、第三方咨询单位、第三方施工单位等进行了全面调查取证,固定当事人违法事实证据链,为办理此类案件积累了实践经验。三是强化服务,指导整改。该案办理过程中,杭州市生态环境部门在严格依法查处的同时,多次约谈该医院负责人,督促指导整改,指导医院规范开展项目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