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甬环宝

行走的课堂|第12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主题宣传活动
发布时间:2025-03-06
信息来源:慈溪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2013年12月20日,联合国大会作出了一项重要决定,那就是将每年的3月3日设立为“世界野生动植物日”。而2025年的3月3日,我们庆祝这个特殊日子的第12个年头。今年,中国的活动主题是“加大物种保护投入力度,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就在3月2日,宁波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宁波市生态环境保护促进会、慈溪市人民检察院、慈溪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和慈溪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联合在慈溪市森林公园举办了一场主题宣传活动。

      活动当天,慈溪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工作人员、慈溪民间林长以及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生命科学和材料化学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们在辅导员李华奇老师的带领下,都早早地来到了活动现场,为活动的顺利进行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上午8:20,来自宁波前湾慈吉外国语学校3B班、明月书院22级三3班星月中队和文锦书院213班 23级13班小飞象中队的同学们陆续到达了活动现场。志愿者们为学生们系上了野保红丝带,并发放了慈溪市人民检察院和市野保会准备的“世界动植物日”宣传资料。

      上午9:00,活动正式开始。慈溪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秘书长杜晓担任主持人,他首先邀请慈溪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施建庆会长为本次活动致辞。

      施会长向大家介绍了本次“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宣传活动的基本情况,强调了保护野生动植物的重要性。

      接下来,慈溪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监事长、慈溪市野生动物保护学校校长褚俊杉向大家介绍了慈溪市野生动物保护学校的相关工作情况。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生命学院辅导员李华奇也分享了宁大科院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风采。

      此外,慈溪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副秘书长房萍还向大家普及了野生动物保护法的相关法律知识。

      会长施建庆也向大家介绍了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的情况,以及严禁捕鸟网的工作介绍。

      慈溪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副秘书长张武权,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野生动植物保护知识互动答题活动。同学们热情高涨,纷纷举手抢答,现场充满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在“行走的课堂”科普中心主任陆潇啸的引领下,我们得以一窥救助凤头鹰的温馨过程。

      凤头鹰,这种隶属于鹰形目鹰科鹰属的珍稀鸟类,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它们拥有中等体型,体长介于30至46厘米,体重则在224至450克之间,其中雌鸟的体型略显庞大。其头部覆盖着暗褐色的羽毛,独特的凤头状冠羽短而低伏。上体呈暗褐色,下体则白色为主,间杂着橙褐色条纹,胸部绘有深色纹路,腹部与胁部则点缀着棕色至栗色的横斑。当它们展翅高飞时,独特的“慢拍翅、直滑翔”飞行方式和尾部醒目的白色羽簇,成为识别它们的标志。

      作为留鸟,凤头鹰偏爱栖息在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地森林、山脚林缘地带,偶尔也会在竹林和小面积丛林中现身,甚至偶尔造访山脚平原和村庄附近。它们的飞行姿态悠闲,盘旋时双翼常向下压或轻轻抖动。在食物链中,它们扮演着重要角色,主要以蛙、蜥蜴、鼠类、昆虫、鸟类和小型哺乳动物为食。

      在市野保协会志愿者夏老师的精心呵护下,这只康复的凤头鹰被小心翼翼地展示给参加活动的同学们。随着展示的结束,夏老师和会长一同来到森林公园的小山坡上,在同学们的见证下,这只凤头鹰振翅高飞,重返自然的怀抱。

      活动的尾声,由慈溪市民间林长和市野保协会的志愿者们带领,大朋友和学生们一同参与了在慈溪森林公园内举行的二公里护林护鸟宣传活动。阳光洒满林间小道,同学们和家长们热情高涨,全程参与,为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贡献了一份力量。

       今天,我们再次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野生动植物保护,为地球生命共同体贡献一份力量。每一个微小的努力,都可能成为拯救濒危物种的关键。让我们携手同行,共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

让我们从自身做起,关爱自然,与野生动植物和谐共生,共同守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文字|张武权
摄影|陈俊杰
审核|施建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