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甬环宝

碧血丹心铸丰碑——闽西老区对中国革命的历史贡献与时代启示(“三会”党建活动侧记一 )
发布时间:2025-06-30
信息来源:宁波市生态环境保护协会

站在长汀罗汉岭瞿秋白烈士纪念碑前,花岗岩上的浮雕镌刻着这位革命先驱最后的从容。1935年,身患重病的瞿秋白在转移途中遭叛徒出卖被捕却在狱中写下《多余的话》,以“中国的豆腐也是很好吃的东西”这般充满烟火气的文字,展现革命者对生命的豁达。透过纪念馆内泛黄的《国际歌》译稿,我们触摸到早期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思想探索——正是闽西这片红土地,成为中国革命理论创新的重要试验场。

闽西不仅见证了知识分子向革命者的蜕变,更孕育了思想建党的实践样本。古田会议确立的“思想建党”原则,与瞿秋白在党的六大提出的“党内教育”主张形成历史呼应。这种精神传承让闽西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家园的奠基之地。

松毛岭战役遗址内纵横交错的战壕,至今仍嵌着弹片与陶罐残片。1934年秋,这里爆发的七天七夜阻击战以6000余红军将士的牺牲为中央红军主力转移赢得宝贵时间。站在郭公寨指挥所旧址,当年朱德部署温坊战斗的战略地图揭示了闽西作为中央苏区“东大门”的战略地位;地理屏障:武夷山脉构筑起中央苏区天然防线,松毛岭成为阻滞国民党东路军的关键锁钥;物资枢纽:长汀“红色小上海”之称的背后,苏区75%的军需物资供给;人才摇篮:闽西儿女参加红军人数达10万之众,涌现出杨成武等61位开国将军。

undefined

在松毛岭无名烈士墓前,“青山处处埋忠骨”的碑文与山间散落的1.8万具遗骸,诉说着闽西人民用生命守护革命火种的壮举。文坊村民自发成立的“无祀会”,用八十余年不间断的清明祭扫,将民众对红军的深情厚谊化作永恒的精神图腾。这种血肉联系在瞿秋白就义时达到极致——当刽子手要求瞿秋白转身时,他选择直面枪口,高唱《国际歌》的从容 ,与百姓冒死收殓遗体的义举,共同谱写出信仰与民心交织的壮丽诗篇。

闽西革命老区用鲜血与智慧浇筑了中国革命的东南屏障,其贡献超越时空界限:既是历史转折的支点,更是精神传承的源泉。当我们在罗汉岭拾起一片红叶,在松毛岭触摸弹痕累累的战壕,听见的不仅是历史回声,更是一个民族砥砺前行的时代足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红色江山来之不易,守好江山责任重大。”这或许就是闽西留给当代最深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