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海风拂面。10月19日上午,第九届全国净滩公益活动宁波分会场暨“美丽岸滩”青春先行活动在咸祥镇中国航空飞行营地顺利开展。“清塑护岸,守护蔚蓝”如同一面旗帜,引领着志愿者们开启了一场与海洋垃圾的“较量”。此次活动汇聚各方社会公益力量,通过科普教育与实践行动,共同守护地球宝贵的海洋生态环境。
“一年能‘消化’10000吨海滩垃圾!我们在海滩上捡到的旧渔网、破旧农膜,还有泡得发白的编织袋等最终都可能变成你生活中的必需品。”来自宁波诺丁汉大学的俄罗斯留学生爱琳(Alina)和印度留学生阿诺(Arnav)举起手里的波纹管及“废弃重生”帆布袋和签字笔,向志愿者们讲述海洋塑料重生的“宁波智慧”。净滩活动前,他们走进象山石浦西边再生资源有限公司,以及宁波坚锋新材料有限公司看到废弃塑料经过标准化再生造粒、功能化改性,设计成型加工后,应用到各行各业,变成消费者手中的包包、帽子等产品。

启动仪式上,浙江省绿色科技文化促进会副监事长、原浙江省国土资源执法监督局局长孙耀琴在致辞中表示,守护蔚蓝需要多元共治。宁波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公众行动的“组合拳”,让环保从“政府的事”变成“大家的事”;让随手净滩,成为这座滨海城市的生活态度;让宁波的探索,成为向全国乃至世界展示“向塑而行”行动的一个生动示范。

“清洁背后,是一场关于海洋未来的接力,我会将这份责任接力下去。”宁波市绿色科技文化促进会会长屠元磊挥舞着宁波分会场旗帜说道。宁波这场净滩活动,不仅是净滩接力的一棒,更是浙江海洋保护“天团”中一个特色鲜明的“实力派样本”。

随后,80余名志愿者齐聚海岸分为“净海坚锋队”“蓝湾拾光队”“深藏Blue队”三支小队出征,在沙滩上开启了“寻宝”模式,共清理海洋垃圾368公斤并运送到“海洋伙伴”咸祥舱称重投递,通过正确分类获取碳积分,兑换海洋环保文创产品。







“每次净滩都不是终点,而是守护的开始。塑料碎片、旧渔网依然存在,但参与的人越来越多,这就是希望。”现场参与净滩活动的“海洋伙伴”志愿服务队伙伴激动地说。“你看,今天又有这么多新面孔加入我们,这就是最好的改变!”




现场还设置了海洋公益微型展及“废弃重生”海洋废弃回收利用展,直观展示海洋垃圾的危害与再生利用成果。



本次活动由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共青团中央社会联络部、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指导,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主办,浙江省绿色科技文化促进会、浙江省科协资源环境学会联合体、鄞州区咸祥镇人民政府、宁波市生态环境保护促进会、宁波市绿色科技文化促进会联合承办。据悉,此次宁波分会场是继温州、嘉兴、绍兴等地联动后,浙江持续推进“清塑护岸·守护蔚蓝”系列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范”混搭本土智慧,为全国提供了可复制、有温度的海洋保护新思路。未来,宁波将继续深化“常态化净滩”“多元化共治”“国际化传播”路径,与全国沿海城市一道,织密海洋保护网络,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蓝色力量”。

编辑:陈林孝
初审:李薇
二审:朱紫伊
终审:董舒